• 欢迎访问综合执法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倡廉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大数据支撑

来源: 作者:时间:2020-02-2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张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数据在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及后续治理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地在部署落实工作时,依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疫情发展趋势、人员流动信息的分析预估、数据共享,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打通壁垒 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我试了,正常!此时此刻,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大数据联动云共享平台。2月8日晚,一款密切接触者测量仪APP上线后获得网友一片好评。公众只需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获知自己是否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同乘过一趟航班、火车、大巴。

  这款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健委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联合开发的APP,通过深度共享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等多家部委的数据资源,打通了数据壁垒,克服了各自公布数据特有的碎片化、不完整、颗粒度低等特点,不仅数据来源权威、查询结果准确,同时避免了公众对隐私泄露的顾虑,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针对人们担心出行是否与确诊患者同乘的问题,此前,就有互联网平台推出形式多样的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用户输入日期、车次和地区等信息,可以查到对应行程,确认自己是否曾与已披露的确诊患者同行,其一大缺点是数据更新周期长。

  成都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童永鳌是查询工具较早开发者之一。看到媒体经常发出类似寻人!这些车次、航班上有确诊患者的新闻后,他意识到内容非常重要,但有的车次、航班多,图片查看很不方便。他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技术,来实现快速便捷查询。

  据他介绍,程序中的数据为人民日报等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几个开发者通过人工收集可能包含这些车次、航班的新闻,将数据进行整理后,开发出这款搜索系统,方便用户根据日期、车次或地区进行查询。

  大数据的核心在于互联互通,即通过个人识别码将不同部门和领域的数据加以互联,从而更加精准地对人群进行画像。因此,只有打通壁垒协同作战,实现疫情信息无缝对接,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疫情防控作用。

  推进数据共享,是各地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工作。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专家赴自治区卫健委对接数据需求,归集自治区公安厅、教育厅、交通厅、住建厅等14个单位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综合统计分析,基本掌握病源地人员进入广西的相关数据,为防止疫情扩散、有效网格化防控提供大数据支撑。

  追踪分析 及时切断传播途径

  吴胜巧,浙江省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作为抗击疫情的幕后工作者,他带领的大数据工作团队一直驻扎在市疫情防控办公室。

  在省市之间、各县市区之间建立畅通的数据通道,及时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分析;通过大数据+网格化手段,精准梳理从武汉到温州人员的车辆、航班、高铁数据信息工作连轴转,与纷繁复杂的数据过招,用吴胜巧的话来说,实时更新的大数据平台,就是他们的战场。

  把数据管好、用好,大家才能更安全!在吴胜巧看来,信息化社会,数据就是决策的大脑。依托技术将有价值的信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不仅让一线部门在源头防控排查、监测、预警中耳聪目明,更是政府决策部门实施科学防治的重要参考。

  利用数据平台可以快速追寻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并通知到位,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珧珽对此深有体会,如果没有大数据帮忙,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就像一只无头苍蝇。

  2月1日,得知梧田街道龙霞南路小敏粉干店老板父子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后,王珧珽连夜牵头成立了处置工作专班,但如何在短时间内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快速切断潜在传染源,却让王珧珽不知从何下手。

  最后,在上级部门及时协调下,通过三大运营商数据比对,发现15天内有3615人曾在粉干店附近活动过。人数虽多,但摸排范围却是明确了。王珧珽的工作也有了方向:迅速安排工作人员逐一电话联系排查;通过监控系统逐一比对最终准确锁定255名密切接触者,其中包括40名曾进入过粉干店的人员,并及时采取了隔离观察措施。一场可能扩散的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数据能不能跑在疫情扩散前面,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数据与疫情的较量。1月28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表示,专家正利用大数据技术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轨迹,追踪人群接触史,锁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触人群,为疫情防控提供宝贵信息。

  李兰娟在连线中提到,某位患者曾表示自己并无重点疫区接触史,但经过大数据排查,发现其至少接触过3名来自重点疫区的潜在患病人员。可见大数据技术通过追踪移动轨迹、建立个体关系图谱等,在精准定位疫情传播路径,防控疫情扩散方面的重要作用。

  各地通过确认病例轨迹追踪,进行深入排查。2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疫情防控作战系统正式上线,进一步优化疫情信息和各类数据共享机制,只要打开系统平台,各环节工作人员就能查询各类信息。

  针对人们最为关注的重点人员防控问题,该系统依托网格化管理,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能追踪到确诊、疑似、留观、居家隔离、密切接触、返流等人员的空间分布及个体基本情况的信息,建立起关系图谱,构建人员网络体系,准确定位到社区、小区、楼栋,并精准监控有关联的防疫责任人。

  借力支撑 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2月9日,北京地铁10号线牡丹园地铁站,人流明显增加,却看不到手拿测温仪在安检口检测体温的工作人员。

  其实,在乘客无感通行时,一套AI测温设备正在快速地工作着,每一位乘客的体温已经在监测屏幕上呈现,一旦出现异常,马上就会发出警报。

  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北京市出台政策,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要求深入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鼓励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互动互用,联合开展筛选排查、物资调配等智能应用研发。

  这套AI测温设备就是为应对返程高峰带来的挑战,由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企业开发的。此时,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口,仅需1名工作人员就能够管控现场,人员密度大大降低,也减少了交叉传染的风险。据介绍,借助大数据技术,这套系统还能够以图搜图、碰撞比对,计算出发热者的轨迹、同行者、密切接触人员等,辅助追踪疑似对象。

  管控人口流动,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途径。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得益于大数据的支撑,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实现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诊疗等需求,为居家隔离,减少交叉接触感染提供保障。

  比如在线诊疗,互联网平台上就有类似腾讯医典、阿里健康等大众平台,也有像微医、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专业平台,它们都推出了针对新冠肺炎的问诊专区,人们可以即时咨询解疑。而不少医院为减少人流量,也开设网上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提供在线咨询和诊疗服务。

  在贵州,为防止办事群众聚集办事大厅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贵州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线上办服务,畅通不见面办事数据通道。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政务服务网PC端已开展各类服务1009.16万次,针对4270个网上申报的重点审批服务办件,已办结3774件。大数据,已成为支撑贵州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利器。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时评网 sp.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7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