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题:这样“带货”,可能会“带祸”
新华网记者熊嘉艺、杨淑馨
“宝宝们,这件衣服是今年新款,官方价近千元。今天我们直播间给大家破价,只要200就能带走……”直播间里,名牌服装卖出“骨折价”,很难让人不动心。
近日,浙江德清警方打掉这样一个低价售卖假冒名牌服装的网络直播售假团伙,案值超500万元。
“一个月就能变美丽”“行业内唯一的专利”“跟大牌的成分完全一样”……打开带货直播,夸张渲染的广告词屡见不鲜。
而现实却是,某些博主口中有着“神奇功效”的产品频频暴雷,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商品频频出现。建立在网络诚信基础上的推荐分享,演变成了无底线的“恰烂饭”,消费者成了“冤大头”,为带货广告里的表演“买单”。
一些虚假带货广告泛滥的背后,是一个由商家、博主组成的产业链条:商家利用虚假广告迅速捕捉消费者眼球,不惜夸大其词,玩弄“文字陷阱”,实现流量变现。博主“一股脑”只管卖出,售前不“试用”,售后不负责,对着镜头“博出位”“使劲夸”。
如此带货,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直播经济生态。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发布虚假宣传广告需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多个部门联合印发方案,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
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消费者权益,不是带货,而是带“祸”。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带货主播为此口碑尽毁,甚至吃了官司。这样的教训值得汲取。(参与采写:李俊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时评网 sp.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