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综合执法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天地

以司法行政改革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11-28

  

  “我们要以法治味来浸润人心,在烟火气里倾听民意,用书卷香去服务群众。”11月18日,在安顺市塘约村,一辆印有“法治·田园”标识的普法小绿车,正在用直播普法新方式,将法律知识带到村民家门口。

  采访中得知,原来这是安顺市平坝区司法局和贵州星藤律师事务所联合打造的普法品牌,足迹已遍布平坝区98个村居,直播普法路线图如细密的网,将法律知识与村民需求紧紧联结。

  

  直播中,星藤团队不仅解答村民疑问,还通过前期调研和后续回访,将大家的意见整理为基层立法建议,真正做到“接地气、听民声”。

  今年7月,星藤律师事务所被省司法厅确立为新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立足村村寨寨,他们开启“直播带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在六盘水,贵州知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展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公司大厅设有普法宣传区和意见收集区,为员工学法和参与立法意见提供便利。“我们还开展法治进小区等活动,让法律融入居民生活的点滴,同时搭建企业群众与政府立法部门沟通的桥梁,为企业、群众参与立法提供发声平台基层立法提供了多维度的建议支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小小联系点,法治大气象。无论是驰骋乡村田野的小绿车,还是城市楼宇间的法治标语,这些改革探索都体现了贵州立法工作的一个目标:让立法离群众更近,让民意传达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专章部署法治领域改革,将法治贯穿融入各领域改革内容,为法治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对照全会《决定》中涉及进一步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部署要求,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吃透精神,明晰职责,找准定位,在法治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体现法治担当,展现法治作为。按照对标中央部署要求、解决贵州问题抓落实的思路,系统性谋划、清单式推进法治领域和司法行政改革,确定了23项重点改革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其中,在立法方面,加强政府立法审查,修订《贵州省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省政府规章程序规定》。10月24日,《规定》以省政府令第218号发布。同时,推进区域协同立法,探索与重庆、四川等相邻省市建立地震预警协作机制,《贵州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于9月4日以省政府令第216号公布。此外,加强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进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健全立法评估、备案审查、规章清理等工作制度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指导各市(州)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意见闭环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招商引资谈判和合同签订审查办法,规范招商项目引进流程。推动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规范,制定行政执法“十不准”,全面推行“教科书”式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完善律师行业管理和律师执业保障机制,深化检律协作,拟于近期出台《关于建立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的实施办法》。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完善“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制作“法律明白人”培养精品网络教学课程。建立贵州省涉外律师人才库,鼓励支持省内仲裁机构开展涉外仲裁业务。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为主责,结合纵深推进改革任务,推动法治力量向预防和疏导端发力,最大程度稳定、修复、发展社会关系,努力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以改革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fzs/gzdt/202411/t20241128_861447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时评网 sp.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7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