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综合执法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举案说法

“向阳花”成长的故事——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戒组”成长实录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11-28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路了,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这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歌词,也是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每一位未成年戒毒人员专管警察的心声。

  近年来,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工作重心,结合未成年戒毒人员生理、心理特点,组建女性未成年戒毒人员小组(以下简称“未戒组”),实施“向阳花”培育计划,采取分级分包负责制,通过分区、分别、“一对一”契合式管理,用爱浇灌、用心培育,让这些“花苞”向阳而生,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向阳花”成长的故事。

  用爱浇灌,开出温暖之花

  未成年戒毒人员小刘,16岁,3岁父母离异,自小与爷爷生活,因缺乏管教,初一就辍学在家,还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并沾染上毒品。

  由于缺少家庭关爱,戒治期间,小刘的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明显。为了帮助她更好适应戒治生活,专管警察时常找她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她的心理动态,了解她内心所想、生活所需,引入音乐和沙盘疗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她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引导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逆境;生活上,关心她的饮食和睡眠问题,早起时一句问候,天冷时递上一杯温水,气候变化时提醒她增添衣物,时刻让她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警官的关爱和鼓励给了我温暖和逆风飞翔的勇气,”她在周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很幸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你们,谢谢你们!”

  悉心教育,开出智慧之花

  “如果还有机会,我想回学校读书。”这是未成年戒毒人员小韦在课堂上发表的学习感言。

  因贪玩和叛逆,小韦早早放弃学业步入社会。然而彼时的她,心智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对不良诱惑的危害认识不足,最终坠入毒品深渊。

  戒毒所的日子平淡而充实。为了让未成年戒毒人员在戒治期间能够继续接受正规教育,女所增设了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毒品认知等基础教育课程,探索引进学历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她们培养兴趣爱好。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矫治相结合,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兴趣小组比赛等活动,提升她们的文化素养,帮助她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经过半年的学习,小韦成长了许多,认识到曾经的错误,积极配合戒治,并为自己制定了目标,朝着目标努力。

  培养习惯,开出健康之花

  “如果我的父母也能对我严格要求,也许我就不会染上吸毒的恶习了。”未成年戒毒人员小张对专管警察说。

  小张父母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让她缺乏规矩意识和受挫能力,养成不少恶习。戒治期间,专管警察从思想教化、日常行为养成等方面入手,严抓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个人卫生等生活细节,引导她增强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她参加壮族韵律操、铜鼓瑜伽、竹竿舞等戒毒康复训练,帮助她强身健体、磨炼意志,释放压力、愉悦身心。

  “只有养成健康的体魄和科学的生活习惯,才能像‘向阳花’一样茁壮成长。”小张的专管警察说。

  社会帮教,开出幸福之花

  亲切的话语、温暖的拥抱、感人的故事、有趣的画作、温馨的氛围……这是女所邀请民盟南宁市委来所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的场景。

  在交流环节,民盟帮教团、女所警察和未成年戒毒人员围坐在一起,用真诚、平等的视角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她们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教育她们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鼓励她们积极戒治,早日回归社会,享受美好的青春时光。

  未成年戒毒人员小韦在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时写到:“今天,老师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拥抱,让我想到了妈妈。”“小组组长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戒毒故事,毒品充满罪恶,摧毁了她的人生,给家人带去无尽的痛苦。”“我一定要好好戒治,不让妈妈再为我伤心,我想成为让她自豪和幸福的女儿。”

  “向阳花”的成长故事,凝聚着女所警察的爱心、耐心、恒心和决心。看着这些“花儿”茁壮成长,脸上洋溢出自信、心底藏着坚定,使命感、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原文链接:http://sft.gxzf.gov.cn/zwgk/jdgl/gzyw/t193438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时评网 sp.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7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